日前,《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行动计划》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高效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举全力、出重拳、使实招,推动全省空气质量改善“一年见成效、两年有提升、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近年来,我省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环境空气质量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我省大气污染防治仍面临严峻的形势,治理成效还不够稳固。“守护蓝天”攻坚行动的开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我省大气污染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奋力跻身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先进行列的关键举措。
《行动计划》重点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优化结构,标本兼治。有效推进能源、产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清洁低碳水平,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大幅减少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协同增效。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突出重点区域、任务、时段,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进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三是坚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攻坚合力。加强监测、执法和监管联动,夯实能力建设,严管严查严考核,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
《行动计划》提出了明确的攻坚目标:2023年,完成我国空气质量指标;其中长沙市PM2.5浓度力争在37μg/m3以内。2024年,提前完成我国下达的“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其中长沙市PM2.5浓度在36μg/m3以内。2025年,全省PM2.5浓度在32μg/m3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其中长沙市PM2.5浓度在35μg/m3以内。
大气污染物来源广泛,污染成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对蓝天保卫战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光‘等风来’,要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能源、工信、交通运输、工业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成品油流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省属国有企业、气象等10个重点领域,制定了共计30项攻坚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重点突出“四个治理”:
1 坚持源头治理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优化产业链布局;有效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多式联运”“散改集”“外集内配”等运输模式,提高清洁方式运输比例。
2 坚持重点治理
紧盯PM2.5、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等关键因子,聚焦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锅窑炉超低排放与深度治理、涉VOCs重点行业全流程整治、老旧机动车淘汰与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加油站油气回收和成品油流通市场综合治理、建筑施工和道路及裸土扬尘治理、餐饮油烟和烟花爆竹等生活源污染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监管、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污染过程精细化预测预报水平提升等重点工作,推进实施重点工程,大幅减少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和农业面源等重点领域污染排放。
3 坚持科学治理
推动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成因分析、监测预报、准确溯源、深度治理、智慧监管、科学评估的全过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开展防治科技攻关与技术成果应用。同时围绕攻坚任务措施,加快提升执法装备水平和人员队伍素质,加强监测、执法和监管联动。
4 坚持协同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发改、工信、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抓好能源、产业、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生态环境、公安、住建、农业农村、商务、国资、气象等部门对照各自职能,加强工业、柴油货车、扬尘、油品污染治理以及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露天禁烧监管,实现污染源全链条闭环管理。
同时,将实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等三大结构调整工程,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面源系统整治等四大专项治理工程,以及涵盖空气质量与组分监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污染源监测监控、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推进攻坚行动任务措施落实。
此外,为支撑《行动计划》各项工作措施顺利落地实施,制定了五项保障措施,以推动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依托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攻坚行动协调机制,组建工作专班。省直有关部门编制各自领域实施方案,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落实。将目标完成和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
二是推动法规完善,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推动制定固定源、移动源等地方专项法规,推进重点城市协同立法。各级政府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专项经费保障。
三是开展帮扶指导,加强调度督办。针对各地和企业反映的技术困难及政策执行问题,强化专家技术团队帮扶指导。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建立定期调度、通报、考核工作机制,将攻坚行动列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与交叉检查。
四是强化联防联控,完善科技支撑。完善联防联控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联防联控较长时间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协作和信息交流,推动建立省际预警联动体系。构建监测预报、来源解析、高效治理、智慧监管等全过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开展防治科技攻关与技术成果应用。
五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解读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举措、进展成效,做好禁燃禁烧公益宣传,关注引导舆情。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文化活动,倡导绿色文明环保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多渠道举报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在座的各位记者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记录者和参与者,长期以来为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诸多贡献,我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继续多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较公平的公共产品,是较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静夜繁星的美景能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按照《行动计划》谋划设计的任务措施,逐项抓好落实,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一定能让湖南蓝天常驻,空气常新!
湖南卫视记者: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请问我省将如何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省发展改革委: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现在就我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重点举措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今年5月份,全国首条“沙戈荒”风光电基地跨省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获我国批复并开工建设,设计年输送电量超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去年,我省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50.2%,高于全国平均18.6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五。截至7月底,我省电力总装机636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1748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27.5%,较“十三五”末增长65%,已超过水电成为全省第二大电源,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为26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年度新增规模位于全国先进,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全省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至2025年,全省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同时考虑到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性强的特点,加快配套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等各类调节性电源的建设。二是积极拓展清洁能源入湘通道,加快推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积极推动“疆电入湘”工程进展,稳步提升现有通道可再生电量送入水平,确保新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0%以上。三是持续推进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煤电机组,逐步替代现役“老、旧、小”机组,对于现役煤电机组严格按照我国要求,实施“三改联动”,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四是加快全省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提档升级,巩固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网,提升电网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五是加快实施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全省各类充电桩达到40万个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以上。
我省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源转型任务艰巨。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能源安全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以更高标准奋力谱写美丽中国“湖南样板”新篇章。
中新社记者:
工业污染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请问下一步我省从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绿色制造等方面如何助力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为加强湖南省工信领域大气污染物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和大气污染防治需求,我厅起草了《湖南省工信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绿色制造,重点从以下九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推进绿色制造。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二)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定期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企业制定技术推广及应用方案。(三)大力培育低碳产业。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着力打造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好的产业发展新引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推进重点耗能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术系统集成,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淘汰和改造高耗能用能设备,持续推进典型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严格项目准入,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在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五)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分类管理、宽进严出、梯度培育”的原则,培育认定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六)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落实我国绿色制造产业指导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技术与装备淘汰目录,发布我省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引导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方向。(七)扎实推进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强化节能标准法规落实,加强监察结果应用。(八)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深入推进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能源以及焦化、印染、造纸、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业企业积极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九)推行水泥错峰生产。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关于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工作要求,科学谋划、分类指导、差异管控、准确施策做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
预计到2025年,我省工业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4%。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以上、绿色园区5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0家。
潇湘晨报记者:
交通运输领域的货物运输绿色转型、车船清洁低碳发展、船舶及港口污染防治等也对大气污染防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请问具体将会开展哪些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
谢谢您的提问。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部署,我厅正在全力推进全省交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货物运输绿色转型,着力提高“公转铁”“公转水”运输比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一是加快内河水运发展,补齐水运短板。加快推进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建设二期工程等水运项目建设,提高水运运输量在综合交通运输总量中的占比。二是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及综合物流枢纽建设,便捷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我省正加快建设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等9个铁水联运项目,其中,长沙港霞凝(新港)铁路专用线已建成,正在准备投产运营。
2.促进车船清洁低碳发展,我省全力推动城市公共车辆电动化,推广船舶清洁能源应用。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公共汽电车32903辆,绿色公交占比达95.88%;上半年新增或更新巡游出租车2445台,其中纯电动巡游出租车为1684台,占比68.9%;年内计划改造的247艘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截至7月底,已全部完成改造。
3.针对船舶及港口污染防治问题,一是加强船舶燃油使用监管,减少船舶尾气排放。截至目前,全年共开展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检测191艘次。二是严格落实《湖南省干散货码头环保隐患整治指南》的相关要求,对我省74家港口经营人的环保手续、散货作业粉尘防治、防尘抑尘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摸底排查情况显示,各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基本完善,防尘、雨污水处理、固废处置措施基本到位,港口码头基本具备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措施,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贡献交通力量。
一是继续加快水运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资水益阳至芦林潭二级航道建设工程、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继续督促市州交通部门加快推进“一市一港”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力争14个市州港口规划年内全部取得批复。
二是巩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成效。在完成本年度30套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实现全省千吨级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指导市州督促港口经营单位对港口码头防尘抑尘设施不健全及处置流程未闭环的情况进行完善,持续推动港口码头使用港作机械,巩固提升我省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湖南省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湖南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年内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同时推进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分公司办公楼等充电桩建设,作为高速公路充电保障的重要补充。
中国环境报记者:
机动车排放污染是低空层面的重要污染源,尤其是部分高排放的老旧车,请问接下来将怎样推进高排放机动车管理和老旧机动车淘汰相关工作?
省公安厅:
首先,介绍一下公安机关履职情况。
一是推动老旧车淘汰。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政府部署开展老旧机动车淘汰工作,累计淘汰黄标车、高排放公交车、柴油货车、老旧机动车134279辆。今年已淘汰1506辆老旧机动车,完成今年淘汰任务(2012辆)的74.85%。二是通过出台措施促进新能源车辆推广。目前,我省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484210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20872辆。推动市州对新能源货车城区通行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给与延长通行时间、扩大通行范围等通行便利。三是强化路面监管。严管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砂石运输车、重型柴油货车等高污染排放车辆通行秩序,重点查处排放检验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优化和调整电子警察抓拍点位、启动货车闯禁抓拍,严查城区道路闯禁。今年以来,累计查处上述两项违法行为2694起、20万余起。四是精细推进交通拥堵治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提升,减少车辆怠速行驶和尾气排放,直接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以长沙为例,通过准确研判,向3.5万名在早晚高峰有刚性需求的车主提出出行建议,均衡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完成368个样板路口建设,路口机动车通行效率提升8.5%。
关于下步工作打算,一是严格对标淘汰老旧机动车。联合交通、生态环境部门,通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调度,电话催办和实地督办,落实考核排名和落后约谈机制,督促各地按期完成每年淘汰任务。二是大力推动新能源车辆应用。鼓励支持企业运输新能源转型,落实城市新能源货车差异化措施,给予延长通行时间、扩大通行范围等更多便利。对新能源轻型及以下厢式货车原则上不再限行,确需限行的,每天允许通行时间不少于16小时。三是持续从严整治非法违规。动态调整高污染排放车辆特别是柴油货车禁限行区域和时段,严查严管超标排放车辆闯禁行违法行为;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严查渣土车闯禁行、不按规定的时间路线通行、超速、超载以及沿途滴、撒、漏等行为。四是持续深入治理交通拥堵。重点指导长沙市治乱治堵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城市道路精细化治理,优化提升全路网运行质效,助力节能减排;推动发展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新湖南记者:
请问成品油流通领域计划怎样强化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和成品油流通市场综合管理?
省商务厅: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加强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监管,开展油气回收专项检查。加油站每年至少开展1次加油枪气液比、系统密闭性及管线液阻检查检测。到2025年,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含)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
二是加强油品质量管控。建立非标油品、不达标油品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建立车用油品、尿素、船用燃料油全生命周期监管档案管理制度,每年成品油经营站(点)油品质量抽检达到1600批次以上。到2025年,成品油经营站(点)油品质量抽检覆盖率达到80%。
三是定期开展成品油流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整治非法油品入湘渠道,对手续不齐、票据不全、质量不合格、来源不明的成品油运输车辆依法进行查处,切断非法油料入省通道。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过期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船)和黑加油站点。整治成品油非法经营行为,包括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擅自从事成品油经营活动的行为。打击制售不符合我国标准油品行为,整治生产、销售不符合我国标准油品行为,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我国强制标准油品违法行为,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以检验结果、检测报告为依据。依法查处非法勾兑成品油、“以次充好”经营行为。依法查处使用计量不合格加油机或破坏加油机计量准确度等违法行为。
湖南经视记者:
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也较为明显,请问将怎样加强对建筑施工污染及餐饮油烟的治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一、在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方面,将大力推行绿色施工,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95%”要求,开展施工工地扬尘及工程机械专项检查,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整治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利用,将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运输和处置利用费用纳入工程预算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垃圾施工现场限额排放标准,加强监管;加快推广应用建筑工地“互联网+智慧工地”监管系统,鼓励使用先进的施工扬尘防治技术和设备,提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智慧化、信息化监管水平,在建项目要求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主管部门监管监测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现场数据实时采集、上传、预警等。
二、在餐饮油烟防治方面,我厅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湖南省实施意见,《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有关职能分工,以及《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积极指导督促市县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认真做好已确定由其负责的餐饮油烟污染的行政处罚工作。同时,认真抓好《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与行政处罚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指导督促市州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厘清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服务水平。
下一步,住建领域将坚持巩固提升,督促各市州依据职责分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求,同时,进一步严格监管执法,依法严惩,建立交办、反馈、督办机制,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进行通报、约谈、移交问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认定上报违法违规不良行为记录,在媒体予以公开曝光。
华声在线记者:
农业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将有助于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请问在农业农村领域,将如何推进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省农业农村厅:
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求,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重点扶持一批以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为主的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沃土、产业、全量利用秸秆的典型模式,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索和推广。
二、加强农业机械监管。持续开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旧农机具报废淘汰。加强部门联动,加大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力度,形成“联防联控联治”的整治氛围。
三、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继续推进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发展有机肥,提高肥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田氨排放;以粮食作物科学准确施肥、经济作物减量增效施肥为重点,深入推进化肥准确减量。
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动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和组织方式,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着力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行业节能减排。
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记者:
做好绿色发展的带头作用是社会对国有企业的期望,请问我省在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怎样的考虑?
省国资委:
省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按照《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相关要求,结合省属监管企业实际,就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推进思路及重点举措如下:
一、推进思路
1、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正确处理节能降碳、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推动省属监管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目标导向。坚持省属监管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导向,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实施大气污染物治理工程,推动环保绩效水平提升。
3、坚持标杆示范。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当示范、做标杆,坚守国企社会责任,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积极主动承担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做绿色发展领跑者、生态文明先行者。
二、重点举措
1、提升绿色生产水平。以绿色改革为重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打造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省属监管企业节能减排,整合环保资源,打造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产业链。
2、推动环保绩效提升。建立重点行业环保绩效提升企业清单,加大帮扶指导力度,推动省属监管企业积极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等措施提升绩效等级,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提升行业整体治理水平。
3、完善绿色供应链建设。以全生命周期为引领,督促指导省属监管企业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持续推动链上企业共同提升环保绩效。
4、强化国企示范引领带动。以提高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大力推行省属监管企业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强化国企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红网记者:
精密监测是有效治理的基础,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气象大数据融合分析和提升预测预报水平?
省气象局: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积聚、传输、扩散、稀释、清除物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影响,提升气象条件的预报预测能力,是气象领域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推进站网建设,提升精密监测能力
目前,我省已建成341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5个气溶胶站、12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1部风廓线雷达和1个风云气象卫星资料直收站。未来三年,将大力推动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站网建设。一是天基层面,将建设12个北斗探空接收机、1个探空远程中继控制系统。二是空基层面,在已有的3个探空站基础上,建设14个遥感垂直廓线观测站。三是地基层面,实现6要素气象站空间平均间距达10公里、4要素以上气象站空间平均间距达8公里,建设9部X波段天气雷达。
推进天地空一体化观测站网建设,为跟踪天气系统及大气污染溯源、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短临预警和开展人工增雨大气污染防治准确作业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撑。
二、完善预报体系,提升预报预测能力
一是完善天气实况和临近、短时、短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无缝隙智能网格产品体系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保障。
二是建设短时临近快速循环同化模式,进一步提高短时临近降水、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云量等要素的预报水平。三是强化气候数值预测模式应用,持续提升大气自净能力月季年气候预测能力。
三、深化合作机制,提升融合发展能力
强化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监测设施与系统平台;强化部门联动,加强联合会商与产品发布;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学研究与联合攻关等,推进融合发展,为支撑大气污染防治贡献气象力量。
三湘都市报记者:
湖南的特殊地理区位条件,秋冬季节时有重污染天气发生,请问将如何有力有效推进应急减排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全省PM2.5浓度降至34μg/m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至12天。但2023年1月,本地污染物排放叠加地形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省先后发生了三轮重污染过程,全省14个市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累计已达40天,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加快推进本地污染物的有效减排,是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关键,下一步我厅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围绕常规减排和应急减排,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我省钢铁和重点城市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冶金、建材、化工、铸造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锅炉窑炉深度治理和简易低效处理设施排查,按照“一炉(窑)一档”要求建立详细的排查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开展专项整治,推动稳定达标排放。推进其他涉气行业实施炉窑深度治理或清洁能源替代,推动低效除尘、脱硫、脱硝等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另外,积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清洁运输等措施提升企业整体治理水平和绩效等级,推动工业源应急减排绩效分级差异化、精细化管控,2025年钢铁、水泥企业全部达到B(含B-)级及以上。
二是开展扬尘和生活源污染整治。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施工、道路和裸土扬尘治理,强化扬尘治理情况专项检查。推动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的餐饮油烟治理闭环管理体系,加大餐饮单位油烟违规排放、超标排放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烟花爆竹禁限放多部门联合监管,严格落实“市州中心城区、上年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政策。督促各地科学划定禁烧区域,完善秸秆露天焚烧网格化监管体系,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准确度,同时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专项巡查。
三是完善响应机制夯实重污染天气应对。按照我国新要求,统一调整重污染预警启动标准,建立健全“省—市—县”重污染天气应对三级预案体系;完善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确保涉气企业全覆盖,工业源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具体生产线、环节、设施,推动将应急减排措施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移动源运输源头管控;联合住建、公安等部门加强预警期间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严厉打击在线监控运维及手工监测报告弄虚作假、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和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未落实等违法行为,同时综合运用工业企业用电监控等智能化监管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减排措施。